回首頁 教學計劃表 討論專區 全人發展網站 相關生涯網站 全人發展資訊 生命教育資訊


終極關懷層

                  九十一學年度生涯發展終極關懷層詮釋報告  下載DOC檔

報告人:工三-陳文亮地四-周芳如地三-黃婉婷英三-周貞均

在探討生死關懷課題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生死關懷課題在生死學領域

中的定位與角色,並進一步的將大範圍縮小為小範圍,探討與人生活密

切相關的生死關懷議題,我們將會了解此課題為人生規劃中不可或缺的

一環。 

(一)生死學知識初探

生死學的研究範疇       

        生死學的主要研究對象為個體與群體的「生、老、病、死」等事件與現

象,以及生死事件與現象所發生的時空場域及社會文化背景。因此其研究的

範疇從「養生」到「送死」,包括了個人與群體,至生物界與自然界,涵蓋

了「生、老、病、死」各項相關課題。 

生死學的探討議題(紅字為本組探討之議題)

        生死學的主要探討議題,仍然是以個體或群體的生死事件與現象為基礎

,已人類的身、心、靈為核心,以生命流轉的時空為場域,以個人群體活動

的社會為背景,展開各個面向的探索議題:

1.      生命的實相:包括生命的本質、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演化、歸宿等議題

2.      生命哲理:包括人生觀、價值觀、人文宇宙觀、生死觀等議題。

3.      生命教育:生命哲思、死亡焦慮、人性善惡、死亡態度、生死體驗等議

      題。

4.      生命倫理:包括自殺、墮胎、安樂死、器官捐贈、代理孕母等議題。

5.      兩性關係:愛情與婚姻關係、家庭問題、性別與角色(性別認同、性別

      取向、同性戀、變性人)等議題。

6.      生命週期:幼兒期、兒童期、青少年、成年期、壯年期、更年期、人瑞

      期、往生期、遺體處理等議題。

7.      生死關懷:包括安寧療護、臨終關懷、往生助念、遺體處理等議題。

8.      悲傷輔導:包括心理治療、民俗治療、藝術治療、音樂治療等議題。

9.      現代科技與生死問題:包括基因工程、複製人、器官捐贈、器官買賣等

      議題。

10.  生命禮儀:包括成年禮、婚禮、喪禮、祭禮、殯葬改革等議題。

11.  生死民俗與各國死亡文化:包括有特殊民俗、地區性禮俗、西藏的天葬

      、日本切腹文化、西歐吸血鬼傳說、埃及的木乃伊等議題。

12.  生死與藝術表現:包括有文學、美術、音樂、建築、戲劇、電影等議題

13.  生死與醫療之公共政策與法規:(1)法規:安寧療護條例;(2)制度

      :醫療健保、生死信託;(4)證照: 殯葬服務、禮儀師、遺體美容師

      等議題。

14.  生死相關服務事業:(1)養生醫療;(2)安老:安養院、扥老所;

    (3)慎終:殯葬服務業、殯儀館、火葬場;(4)追遠:墓園、納骨塔;

    (5)保險:意外險、壽險、旅遊險;(6生死信託生前契約等議題。

15.  風水研究:包括陽宅與陰宅之地理風水學說。

16.  命理研究:包括有東方與西方之命理學說與論命系統,其學理傳統之探

     索與批判議題。

17.  微觀生死學:包括有遺傳基因、細胞生命史、分子生物學等議題。

18.  生命的安頓與超克:包括有東、西方各大宗教傳統在面對各種生死議題

      之時,對於安頓生命與超越生死難題,所提出的宗教哲理與實踐法。 

    生死學之未來發展方向 

      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根據五年的教學經驗與研究心得,歸納出以下

五個發展方向:

1.      心性體認本位之生命哲理探索與本土生死禮俗的文化之研究。推動具有

本土特色的生命哲理與生死禮俗文化之研究,包括儒、釋、道三家新性體認

本未之生死智慧,以及「冠、婚、喪、祭」等禮俗之傳統學理探究及其現代

化之可能開展。(學理、學界方面

2.      生死關懷課題:包括安寧療護、臨終關懷、悲傷輔導之學理探討與臨床

實務推廣,結合醫療機構之臨床研究與人文關懷,健立本土文化之安寧療

護與臨終關懷理論,輔導全民轉化以救治(cure)為本位的傳統醫療觀,成

為以關懷照顧(care)為本位的新時代醫療觀。(醫療輔導實務方面

3.      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之理論奠基、教學推廣與師資培育。為各級學校及

各年齡層(涵蓋幼兒、成人、老年)之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作為學理奠

基與課程規劃之研究,作為生死教育與輔導之教學推廣與師資培育的基礎

。(教育方面

4.      公共政策、法規與制度之課題:包括生死、醫療、健保、老年安養、社

會福利等政策相關法規及制度之研究,透過生死醫療安養與社會福利之政

策與法規的研究,帶動生死相關服務事業之現代化、專業化、制度化、證

照化。(政策立法、政府方面

5.      生死相關服務事業的規劃、經營、管理與監督之研究。希望未來能夠建

立以「生死信託」為主體的生死服務事業,提升全國生死文化之水準。(

產業、業界方面

       以上五個發展面向,涵蓋的範圍有生命哲理、生命倫理、生死禮俗文化

、生 死關懷、生死教育、生死法規制度、生死服務事業等面向。兼顧理論

與實務,同時整合產、官、學界三方面的資源與專業領域,相互支援,使得

本土生死學的整體研究與發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有機體。 

    接受死亡時的「五階段論」與臨終者的希望

      臨終看護(Terminal Care),是對於末期癌症患者的醫療與看護,他們身

負重 任,工作時極力給予患者「希望 」。

        美國的精神科醫師邱布勒˙羅絲提出「五階段論」在數年前採訪癌症末

期的患者以及其他瀕死的末期患者,查這些人的心理變化後發現,這些患者

在獲知死期將至到真正死亡的這段期間,其內心的變化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分別為: 

(1)    否認:被告知以無藥可救治後,內心以「絕對不可能」、「一定是檢

驗上出了什麼錯誤」等想法來否認自己即將死亡一事。

(2)    憤怒:接下來便會以「為什麼是我?」、「為什麼只有我要面對這麼

殘酷的事實?」等怨天尤人的想法來怨恨自己的命運並趕到憤恨不平

(3)    抑鬱:過了激動的憤怒期之後,情緒跌到了谷底。

(4)    討價還價:「如果能讓我痊癒,我願意做任何的事情奉獻我的一生!

」這段期間開始會有想以任何東西換回健康的想法。

(5)    接受:接受自己將死的事實,開始準備等待死亡。

            以上五點,是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他的書也對全世界的醫師護理人

員以宗教家產生極大的影響成為「死亡臨床研究」的發展契機。即使看護專

家對如此多的問題進行研究發表論文,但是如果不能用心去感受末期患者內

心所抱持的「希望」,並且盡力幫助他們實現,就無法達到臨終看護真正的

立意。

        下圖為臨終者的「希望」,有階梯式的排列,邱布勒˙羅絲博士強調「

希望」是從否認末期一直延續到最後死亡,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只注意希望

下面的五個階段,也就是說,只看見患者表面的症狀,卻不太注意她內心真

正的希望。         

        邱布勒˙羅絲博士將臨終者的希望整理成下列三種:

(1)    新治療法的可能性

(2)    開發新的研究計畫

(3)    遺愛人間­-供做研究,期待有新的發現。

這是一段臨終患者的話:

「我們不知道這樣是否可稱得上是希望,我們全都一直抱持著渺小的希望,

特別是在痛苦的時後,以此勉勵自己。」­

        很多臨終者經常會抱怨:「空氣不流通!」或是說「請把窗戶打開」等

話,他們希望藉此獲得肉體上的「希望解放」或「心靈的自由」。或是想永

遠和自己的親人在一起,無論任何人在任何時間都會有自己的希望,醫護人

員或是患者接觸的人應該用心去注意臨終者最後的希望。 

    臨終者漸變的希望 

       《 臨終病床上的患者 》(1982)中談到很多患者的希望。

          「希望是用盡自己身邊所擁有的一切之後,需藉助他人之力量時的開始

。」也就是說,這是一段想要依賴比自己有力的外物的時期。接下來「希望

存在我們心中。希望是一種外在的我受到援助的內在感覺。」當臨終者感到

絕望無助時,如果想到世界上還有了解他們心中所受的苦時,就會又對生命

燃起希望來了。

        邱布勒˙羅絲提出希望的線條,充滿顏色,會改變,隨著周邊的環境及

相關事物,希望由現實面漸漸地轉變為形而上的事物。也就是從「慾望」轉

變為真正的「希望」。

        剛開始的階段,希望的顏色是非常深且暗的,隨著階段的晉升,顏色也

就慢慢變淡,然後還會浮現出一些新的顏色,但越接近死亡顏色就漸趨透明

。這就像是人一開始心中有許多不同的慾望混合,但死期慢慢接近,希望逐

漸整理為單一的希望。(見下表) 

第一階段

只為現實利益,100%期待病情好轉

生理上:肉體的安樂、生活面的充足

醫療上:知識、技術的提供

第二階段

對醫療的期待、診斷、治療

 第三階段

開始思考應對方式

期待他人給予協助

第四階段

開始整理情緒,漸漸接受死亡

第五階段

希望獲得解放、自由

 

臨終者的希望是有階段性,在第一階段中的希望應該也可以叫做「慾望

」,混雜著各式各樣的雜質,全都是現實的願望,例如為了眼前生活面

上的充足,生理肉體上的安樂希望醫院可以把最好的器材用在自己身上

等等。但是到了第二階段,臨終者開始意識到情況並不樂觀時,期待診

斷、治療能治好他的病。到了第三階段,尋求對即將發生的事務之處理

方式及第三者的援助。第四階段,會有「現在只能相信自己了」的想法

,進而開始認清自我,然後整理自己心中龐雜的思緒,漸漸地接受自己

將死的事實。 

(三)生前契約

生前契約的起源和現況

        生前契約的概念源自於十九世紀英國的遺囑信託,當時有關遺產的保管

、分配與身後事的處理,均以信託的方式,委託受託人處理,二十世紀初已

普遍為歐洲及美國所接受,至今已有百年歷史,美國業者以SCI為代表。

1991年,日人長江曜子將美國葬儀業中的佼佼者SCI導入日本,並把「生

前葬儀預約制度」稱為「生前契約」。
     

       1993年,一位對美國「生前契約」有關精闢研究的大橋慶子小姐將「

選擇不同的宗教方式、指定殯葬業者、葬儀的規模以及方式、土葬、火葬

、或是海葬等等,以及明文規定自己在死後有關葬儀的事項,並將契約書

交由葬儀社等單位保管」的制度更明確規定,同時將「生前契約」稱為「

葬儀生前信託契約」。日本生前契約市場發展甚為成熟,以公益社、SUN

 Life為代表,可為台灣業者發展之參考。

      八十三年國內業者首先將生前殯葬預約制度引進國內,參照台灣文化

風俗制定屬於台灣本土性的生前契約,然因台灣人們對死亡的禁忌與缺乏

生涯規劃觀念推廣不易,接受度不高,一直到近兩年在廣告媒體推播及生

涯規劃觀念普及才逐漸為國人所接受。

    何謂生前契約?

        生前契約,簡單的說法就是為身後事買一份保單。公司提供一套標準

化的流程和禮儀用品,價格固定,家人往生時,客戶通知禮儀服務中心,

公司就會派工作人員執行之前購買的「禮儀服務」。

        近年來,由於社會趨於多元化,使得知識以及認知的面向開朗了起來

,面對死亡的問題也逐漸易於為人所討論,既然生命是一段旅程,每個人

從一出生後即朝向死亡的終點前進,所以我們更應該坦然面對,積極規劃

屬於自己的往生事宜。

        許多人對於生前契約這樣的一個新名詞然存在著許多的不解與疑惑,

它涵蓋的範圍非常的廣,例如生前信託、生前遺囑與殯葬服務等等。而我

們預立生前契約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個人在死亡後,不要留給家人不可預

期的財政負擔以及可能面對的經濟壓力,讓我們再面對死亡時可以更加的

平順、安心與寧靜。同時也可以使自己的人生規劃達到最終品質,生命得

以尊嚴且安心的落幕。

◆ 生前契約與保險的差異?

       可能有人會以保險金額,數字上去衡量其價值,何者划得來?其實

二者目地略同,實質卻有差異,兩者應共同都有其存在之必要。總歸就是

死後算帳,為求親人家屬有所保障。 

生前契約

保險

免體檢,不分老少

要體檢、隨年齡層繳費

活越久越省錢

越早走,越穫利

有價商品得以轉讓、穫利、功德

不得轉讓、得以保單借款

走時結帳,不用操心,剛剛好

走時結帳,可能剩很多,可能不夠

付款清鬆,了結心事一樁

視同存款•將來可有筆退休金

 

 

以上皆為《保障》為宗旨,重點應以個人家庭環境、背景、觀念、須求做

為考量。 

◆ 生前契約和傳統殯葬業者的差異(較為主觀,僅供參考)

生前契約

傳統殯葬業者

標準化 流程

簡明、莊嚴、尊貴。

無標準化流程

繁瑣、多餘的不良風俗。沒有一套標準化流程。

人性化商品設計

兩段式付款,減少家屬負擔。

不符合人性化需求

一次付清,家屬負擔沉重且無逐年遞減。

客戶導向服務

全程拒收紅包。0800電話24小時專人服務家屬安心。

業主導向服務

紅包送不完。無人服務,往生者沒尊嚴。家屬不安。

可投資

可轉讓增值、變現、可抵通貨膨脹。

無法投資

無法轉讓、須承受通貨膨脹。

付款方式多元化

可分期、可躉繳、可刷卡、可付現。

單一付款方式

一次繳清單一模式。

企業化經營

CIS企業識別。整齊、莊嚴的隊伍。

無企業化經營

散漫不雅觀、穿著隨便、口出穢言。

專業

八十年專業服務經驗。臨終關懷。追思服務。

缺乏經營

半路出家、不尊重往生者。

理財

價格固定。價錢公道。童叟無欺。

破費

無固定價格。包辦再灌水。增添服務、增加費用。

設備完善

軟硬體設備皆一流。

不良設備

改裝公車。不良設備、態度惡劣。

生前契約

給您放心、安心、貼心的專業化服務。

傳統業者

破費、懊悔、繁雜的退化服務。

如何選擇有保障的生前契約? 

注意事項:(後為參考企業) 

1.   由合法穩健,具規模的企業所經營:國寶集團往生事業體-福座開發
   、國寶行銷(仁孝企業)、福座往生禮儀、北海禮儀服務。
2.   擁有履約的實質承諾與保障:「生前契約」契約書。 
3.   服務流程內容,完善符合需求:透明化之契約內容,遵照中西式宗教
   禮俗。
4.   價格公開透明化,無不當加價之嫌:訂購「生前契約」只需先付訂金
   ,使用尾款逐年遞減,價格透明化。
5.   企業化經營服務,組織健全:全省直營織北海禮儀服務中心,目前北
   、中、南已有六個服務處。
6.   提供通暢的申訴管道:訂定契約即有法律效用,並有0800002211之24
   小時服務專線。
7.   服務品質口碑佳:國寶集團本著『人本精神』,每位倫理師皆須大專
   畢業,並接受公司專業訓練,每位服務人員穿襯衫、打領帶,皆有良
   好的專業素養。

(三)臨終關懷與安寧療護

◆ 臨終關懷的意義

意義:

臨終關懷(Hospice)是對臨終病人及其家屬提供生理及心理的照護,使其

在臨終前幾個星期或幾個月得以免於肉體的痛苦及心理的恐懼,而善中

其人生的最後歲月。臨終關懷通常是以一種照護方案的方式進行,經由

臨終關懷組織或機構來實施這種照護方案,以提供病人及其家屬緩和性

及支持性的照護。其目的在於幫助末期病人瞭解死亡,進而接納死亡的

事實;另一目的,希望給予病患家屬精神的支持,給予其承受事實的力

量,進而坦然接受一切即將面對的問題。

 

臨終的九種恐懼

根據Dr. Alfons Deeken 所提到的臨終九種恐懼來講,臨終照顧應該針對

這九種恐懼給予病人最好的照顧:

〈1〉疼痛的恐懼─目前國外已經可由病人自由地注射止痛藥,讓病

人免於疼痛,控制疼痛,盡量使病人能維持原有的生活。而國內安

寧療護也提供積極性治療。

〈2〉孤單的恐懼─如何讓病人知道我們會陪伴他,以及培訓安寧療

護志工,並教育輔導家屬給予病人情感上的支持。或為他的扶持與

力量,讓他覺得不孤單、不寂寞,安心地走完人生之旅程。

〈3〉對不舒適感的恐懼─由於大多數的安寧病房是兩人房或三人房

,再看見其他病人瀕死時,難免會讓其他病人產生不舒適敢,醫院

應該設法改善硬體設施,避免病人的感官受到刺激。

〈4〉成為家人、社會負擔的恐懼─臨終病人往往擔心自己的病成為

家庭經濟負擔,心裡面的痛苦並不亞於身體上的疼痛,也因如此如

何讓病人放下心裡的擔心,更是需要專業人員以家屬共同配合。

〈5〉面對無預知情形的恐懼─就如Dr. Deeken 所言,現代人學會多

處理事情的知識,然而面對死亡這種未知時卻手足無措,因此除了

對病人實施衛教外,更需要教導病人面對死亡的知識。

〈6〉對生活的恐懼─病人心底層面對死亡的恐懼,面對個人將與家

庭、社會結束關係,淺藏恐懼因素也會影響病人的臨終品質。

〈7〉個人生命任務未竟的恐懼─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夢想,當夢想未

能實限時就會沮喪、挫折感,我們所需提供病人的是另一方面的思

考,讓病人知道他已經完成此生生命該有的任務。也可以讓病人把

未竟任務明的交給家人。

〈8〉個人完全消滅的恐懼─當病人知道自己不久於世時,對於死亡

的恐懼,害怕既有的一切無法延續,人類與生俱來的求生本能在心

理產生最深的恐懼,這時或許我們可以藉由宗教或心靈的成長讓病

人了解生命的意義。讓病人回憶生命中快樂、成功、失敗等事,找

出人生的意義,讓病人覺得沒有白活。

〈9〉對死後審判的恐懼─我們應該提供宗教上正面的人生意義並教

導病人如何有正信的宗教態度。藉由正確的的宗教觀給病人帶來靈

性的平安。 

◆ 安寧療護:

安寧療護創始者─桑德斯〈Dame Cicely Saunders

~~~~~你是重要的,因為你是你。

 即使活到最後一刻,你仍然是那麼重要!

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幫助你安然逝去。

        但也會盡一切努力,讓你活到最後一刻。~~

意義:

        疼痛,是一種複雜的生理感受與精神折磨,也是難以根除與分擔的

苦楚,因此,安寧療護的基礎思考,便是以力求病人主觀改善為原則,

在現代醫療技術無法為病患提供更有利的服務之際,安寧療護已經走出

另外一條路,用「尊重生命」的哲學態度,陪伴病人走向人生終點,輔

導病家重新面對未來的生活。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所謂安寧療護,是指對於那些

得了不癒之症之病者,所採行的全人化照顧,以維護病人和家屬最佳的

生命品質;主要是透過疼痛控制,緩減身體上其他不適的症狀,同時並

處理病患及病家在心理、社會和心靈上的問題。

安寧照護原則

1. 醫療團隊人員應具有道德責任提供合適的照護並緩解病人的痛苦。

2. 末期病人不應再承受因無效積極的抗癌治療所造成的痛苦。

3. 所有病人皆有適度緩解其身體、心理社會症狀及接受社會支持的權

    利。

4. 所有的病人都具有最佳生活品質的照護權利;其基礎及基於倫理原

    則中的自主原則、利他原則及公平原則。

安寧照護目的

1. 適當的緩解病人身、心、靈症狀。

2. 在可能的狀況下,盡可能促進病人最佳的生活功能程度。

3. 藉由各種方法,盡可能促進病人完成生命中未完了的任務及心願。

4. 增加病人對周遭人事物的控制。

安寧療護人員其最終極的目標,是能讓病人生死兩相安人性化醫療

「四全照顧」

全隊:醫、護、社工、牧靈及義工

全人:“身體”、“社會心理”、“靈性”的醫療

全家:病人及家屬

全程:生前、死後、遺族

典型人物

救贖一生的罪─詹宗儒要喚醒獄中人

        在嘉基的安寧病房裡,時常可見一位身材瘦弱、理著平頭的男子,

與安寧醫護人員一起關心勸慰癌末患者及家屬。他是安寧病房的義工,

而令人感佩的是,他自己也是癌末的患者,他正努力燃燒他的生命之燭

希望能照亮那些與他有類似遭遇的人。

*往事不堪回首

  他就是現年三十八歲的詹宗儒,年少時曾經參加幫派,十四歲起就

以監獄為家,國中唸的是「新竹少年感化院」,高中領的是「台南監獄

」的畢業證書,他犯過傷害、殺人、搶奪等罪,七十二年因持槍殺死一

名黑社會老大而被判死刑,二審改判無期徒刑,後因蔣經國逝世與李登

輝就職兩次特赦,提早出獄。二十八歲假釋出獄的他,依然我行我素,

四處為非做歹,還染上毒癮,直到發現腦中長瘤,兩年多前輾轉住進嘉

義基督教醫院安寧病房,他的人生才開始有了轉變。

  現在的詹宗儒眼神溫和,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實在很難讓人相信

過去他曾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回首過去三十七年的荒唐歲月,詹宗儒

說:「我以前做了很多壞事,有一次為了替朋友討債,因為對方還不起

錢,我當場就把他的四肢剁掉,他現在的生活一定過的很苦,為了五十

萬剁掉一個人的手腳,對於這件事情我的心裡十分不安。」

*奇妙的帶領

  住進嘉基的安寧病房,對詹宗儒來說除了身體上獲得良好的安寧照

護,最大的幫助是在心理方面,他說安寧病房就像他的第二個家一樣,

他十分感謝嘉基安寧團隊所有的醫護人員,因為他們在他對人生已不抱

任何希望的時候,不斷給他關心和幫助,他們更曾多次齊心為他禱告,

而最令他感動的是,嘉基的社工室人員,想盡辦法替他找回失去多年聯

絡的阿姨,在安排他與阿姨見面時,他幾次感動的落淚。當年詹宗儒因

誤會離開家,四處流浪漂泊,幾年前他曾回去找過阿姨,但她已經搬家

他託朋友四處打聽,但都沒有任何消息,原本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扶

養他長大的阿姨了,沒想到嘉基竟然可以替他完成心願,因著安寧團隊

醫護社工人員齊心虔誠的禱告,在上帝的指引下,社工在尋找阿姨的過

程中遇到一位熱心的警察,在那位警察的協助下,得以在短短兩天內找

到阿姨。詹宗儒滿懷感激地表示:「我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實在不知

道該怎麼說感謝的話,我很想寫張卡片謝謝大家,但是手已經不聽使喚

……。」

  在嘉基安寧團隊的眼中,詹宗儒是一個熱心助人、勇敢堅強的患者

他常在安寧病房安慰其他病人,偶爾在身體情況較好的時候,也會主動

幫助社工做些簡單的工作。當腫瘤劇痛發作時,他只是默默躺在病床上

咬牙忍痛從不哀哼。他認為現在身上的痛永遠比不上過去戒毒時的痛,

醫生證實是毒品促使他罹患絕症,所以他要勸戒所有人,遠離毒品,更

希望趁著所剩不多的日子,到全國監獄現身說法,把自己的經驗與後悔

與獄中的受刑人分享,勸告大家及早回頭把握生命,不要像他直到面對

死亡,才領悟這個道理。目前詹宗儒的腦、心、肝、脾、胰等都滿佈血

管瘤,左眼也因癌細胞的擴散而失去功能,但他仍希望利用所剩無幾的

生命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力,完成他人生最大也是最後的心願。

*回頭浪子現身說法

  監獄是詹宗儒度過人生歲月大半時間的地方,也曾是他最不想再見

到的地方,現在卻是他最想去的地方,他要用他人生最後的光陰來付出

關懷,他希望讓自己的經歷作為其他受刑人的殷鑑,喚醒現在仍身陷迷

途的羔羊。在嘉基的安排聯絡下,詹宗儒在87年10月29日那天走進鹿草

監獄的大門,這次他身上沒有手銬、腳鐐,也不用被搜身,他是正大光

明坦坦蕩蕩地走監獄,他要與受刑人分享他浪子回頭的心路歷程,勸告

迷途羔羊應及早回頭,把握寶貴生命,不要像他直到走到生命的盡頭,

才領悟這個道理。由於他的身體狀況不允許他站著講,因此他必須坐著

面對四、五百名的受刑人演講,演講時常見他因強忍著身上的疼痛,而

講的斷斷續續的模樣,但他仍勉力為之,直至疼痛難忍才停下來注射止

痛針劑。詹宗儒提醒受刑人,心中不要有恨,也不要去吸食毒品,因為

他的病就是因為自己長久以來與毒品為伍的後果,因此他急切地想將自

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他勸告吸毒的人,吸食毒品或許會換來短暫的快

感,但卻是一個無底的深淵,不但會賠上無數的金錢、幸福的家庭,甚

至賠上寶貴的生命,他希望大家不要像他直到生命的盡頭,才領悟這個

道理。更令人感動的是,在場聆聽的受刑人們在聽完他至情至性的真情

呼籲之後,都 回應給他相當大的支持與鼓勵,他們都希望他繼續加油,

好好的保重。

        歷時一個小時令人難忘的演講結束後,詹宗儒顯得相當疲憊,但卻

也掩不住他內心的激動,因為他終於圓了自己的心願。他說他剩下的日

子不多了,體力也明顯地衰退了,連講一句話都很吃力,但是他會珍惜

每次至監所分享的機會,將自己的經驗當成活教材,努力喚醒受刑人步

上正途。

◆ 好書介紹

《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

        這本「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不需要課本,但涵蓋了很多課目

,包括愛、工作、社區、家庭、年老、寬恕、以及最後的死亡。沒有畢

業典禮,只有一場葬禮,米奇是惟一的學生,這本書就是他的報告。

        墨瑞一位大學教授,七十歲的他得了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簡稱

。此病會使患者像蠟燭一樣,把你的神經熔化掉,你的身體會像一灘蠟

。此病通常是從腿部開始發作,逐漸向上蔓延,會讓你無法站立、無法

控制軀幹肌肉,最後若還活著,需要在喉嚨上穿孔,靠一根管子呼吸,

而神智若完全清醒的話,如同被軟禁在軟趴趴的臭皮囊。醫生告訴墨瑞

,他大概還有兩年可活,於是他問自己:我是日漸萎靡不振,或是要善

加利用剩下的時間﹖他不願凋零萎謝,不要因離死不遠而羞於見人;他

選擇以死亡作為他生命最後的計畫,研究死亡,當作一本活教材。他要

證明,垂死的人並不一定是無用的人。並將他的生命經驗來教授這位內

心已受世俗影響而逐漸化冷酷僵化的學生─米奇,希望透過米奇而將自

己走過生死的歷程,予以深刻地記錄。為此他們便約在每週的星期二,

展開了他們之間生與死的對話。

十四堂課的內容:

    1.我們讀這個世界:自己受折磨,更能對受苦的人感同身受。生命中

       最要緊的事,學著付出愛,以及接受愛。

    2.自憐自艾的善用:著者覺得每次拜訪老師都如沐春風,宛如受到善

       良人性的洗禮。老師說,他不准自己太自憐,每天早上只流幾滴淚

       ;並自覺很幸運,因為有充分的時間跟人說再見。

    3.你的遺憾是什麼:老師說,今天若是我活著的最後一天,我會怎樣

       ?我們每天忙著以自我為中心,關心事業、家庭、賺錢::不習慣

       退後一步,人生就是這樣嗎?

    4.學會死亡,才能學會活著:老師說,當你了解自己就要死了,看事

       情就會相當不同。我比你更能懂得那扇窗的價值,因為我每天從那

       裡向外張望。

    5.我們談家庭:不相愛,即如死滅。不只是互相關愛,還要讓對方知

       道你在關心注意著他。

    6.感情與執著:你能全心投入,就知道什麼是痛苦,什麼是愛,什麼

       是悲傷。然後學著從中脫身。

    7.擁抱衰老:七十八歲的他,施之於人時他是長者,受之於人時他是

       嬰兒。他說,如果你一直不想變老,你就一直會不快樂,因為你還

       是會變老。

    8.金錢無法替代溫柔……。

    9.愛:「老師說,我不擔心死後被人淡忘;愛讓你活在人間,就算你

       死了也活著。我想在我的墓碑上刻著:誨人不倦,至死方休。

    10.婚姻:夫妻之間最重要的共同價值觀是,相信婚姻的重要性。

    11.不要為文化所欺騙……。

    12.寬恕:在你死前寬恕自己,然後寬恕別人。不要拖延。不是每個人

         都像我這麼幸運,有時間自我反省,寬恕自己,寬恕別人。

    13.如何設計完美的一天……。

    14.我們說再見……

佳句欣賞:

        「死亡是自然的,我們對死亡太大驚小怪,因為我們不把自己視為

自然的一部分。我們覺得自己是人類,所以就高於自然。我們並不高於

自然。凡有生者,必有死。」因為就算死亡,但也有可能會留在別人的

心中,所以,不必大驚小怪的。

(四)器官捐贈

器官捐贈是否會使往生者「破相」?

         任何人死後,只要器官未失去功能,都可捐贈。而且,手術由外科

醫護人員在手術室中進行,過程會依照一貫消毒程序,醫生會把傷口縫

好,並會慎重處理及尊重屍體,不會令捐贈者外觀受損。 

誰都可以自由意願捐贈器官嗎?親人可代捐嗎?

         一般年滿20歲的成年人,經由自由意願才能填寫器官捐贈同意卡,

但是在病人死後,家屬反對,醫院亦不會強制執行;不曾填寫過器官捐

贈同意卡的往生者,則可由至親(夫婦/成年子女/父母)代為決定捐獻

病人的器官。

  年輕人是最容易因為意外事故突然的面臨死亡,應該及早填寫器官

捐贈同意卡,好讓家屬了解你的意願。

 器官捐贈─意願書

如器官功能良好適合捐贈,則摘取供有緣人移植用。

卡   號:╴╴╴╴╴╴╴╴╴╴╴╴╴╴╴╴╴╴╴╴╴╴╴╴╴╴╴
卡片放置處:╴╴╴╴╴╴╴╴╴╴╴╴╴╴╴╴╴╴╴╴╴╴╴╴╴╴╴
我願意捐贈:器官    □
      組織    □眼角膜 皮膚 骨骼 肌腱

以上全部器官和組織
簽名同意:╴╴╴╴╴╴╴╴╴╴╴╴╴╴╴╴╴╴╴╴╴╴╴╴╴╴╴╴

我已辦理捐贈遺體供醫學與研究使用。
捐贈單位:╴╴╴╴╴╴╴╴╴╴╴╴╴╴╴╴╴╴╴╴╴╴╴╴╴╴╴╴

電 話:╴╴╴╴╴╴╴╴╴╴╴╴╴╴╴╴╴╴╴╴╴╴╴╴╴╴╴╴╴╴╴

地 址:╴╴╴╴╴╴╴╴╴╴╴╴╴╴╴╴╴╴╴╴╴╴╴╴╴╴╴╴╴╴╴╴

指定代理人:╴╴╴╴╴╴╴╴╴╴╴╴╴╴╴╴╴╴╴╴╴╴╴╴╴╴╴╴╴╴

電 話:╴╴╴╴╴╴╴╴╴╴╴╴╴╴╴╴╴╴╴╴╴╴╴╴╴╴╴╴╴╴╴╴╴╴

地 址:╴╴╴╴╴╴╴╴╴╴╴╴╴╴╴╴╴╴╴╴╴╴╴╴╴╴╴╴╴╴╴╴╴╴

簽名同意:╴╴╴╴╴╴╴╴╴╴╴╴╴╴╴╴╴╴╴╴╴╴╴╴╴╴╴╴╴╴╴╴ 

◆ 案例一

         一位原住民媽媽突破族人傳統的全屍埋葬觀念,將意外身亡兒子的器

官全部捐出來.古天星騎著媽媽的摩托車外出,意外出了車禍,送到花蓮慈

濟醫院急救,醫生宣佈天星已經腦死,傷心的古媽媽和院方及社工員溝通

之後,在親人驚訝和反對聲中,為天星簽下器官捐贈書,把天星全身可用

的器官,包括心臟,腎臟,肝臟甚至骨骼,都捐出來,預計有五六十人

可以受惠,不過親友說,連眼角膜都捐,肢離破碎的天星怎麼到天國尋找

祖先,讓古媽媽感受沉重壓力,古媽媽突破太魯革族全屍埋葬的觀念,也

震撼許多族人,旁人驚訝聲中,古媽媽說,這是來自兒子給他的勇氣。

◆ 案例二

         南投市一名三十一歲江姓男子,在家中遭到不明人士重擊後腦,導致

不治死亡,他的父親發揮大愛,將兒子的器官捐贈出來,一共有七名需要

器官移植的病患受惠,江家以自身的不幸換取了七個家庭的幸福。

        江姓男子的父親已經將兒子的器官捐贈出來,江父決定將兒子的眼角

膜、心臟、肝臟、腎臟及骨髓捐出。兇手還沒有抓到,不過,江家用不同

的心態面對兒子的死亡,換取了七個家庭的幸福。 

(五)預立遺囑

禍福無門預立遺囑又何妨?

        預立遺囑讓每個人真誠面對自己為將來,作適當安排,可收心靈撫慰

之效。

        國人一向忌談亡,遑論是頂立遺囑。預立遺囑可收心靈撫慰之效,值

得提倡。

        如何坦然地面對死亡是一大學問。預立遺囑的真正涵意是讓每個人真

誠地面對自己,為將來作適當的安排,所以遺囑是可以隨時修改的,在不

同的階段、不同的心境下,讓自己有尊嚴地走完最後一程。最重要的是,

遺囑也可以代表著往生者對生者的懷念、感恩或囑託等,這對生者來說具

有很大的心理撫慰作用。「遺囑」是讓往生者把感受表達出來,不論是對

生命的想法、對人感謝或愧咎等對生者而言都是一種正面的安慰。中國人

則不習慣這一套,大部分的人都自認為自己是對的或健康的,縱然覺的愧

對別人也不太會說出來,當然也很忌諱在還活時就預立遺囑。

        人生的任何階段,都是學習書寫遺囑的良好時機。因為透過書寫遺囑

的思考,我們可以學習到「臨終關懷」與「安寧療護」的理念與實踐,對

臨終者乃至老者、病者的心情,因而有更貼切的體會,同時也對我們目前

的生活方式有所反省:需要改變目前的生活方式嗎?需要調整生命進程的

目標嗎?正因為希望在面對自己的死亡時,對生命有所省思,因此書寫遺

囑時,建議以當下或短時間就會發生效用為考量,而不要設想到幾年甚至

幾十年後為時間點。 

◆ 遺囑內容

   遺囑該寫些甚麼?大致說來,我們可以從關係密切程度由外而內地來

思考,或者從時間發生先後由遠而近地來考量。會考慮到的大致有下列事

項:

(一)世俗:

1、 外財:財產處置、親人生活交待。

2、 內財:臨終醫護、遺體處理、喪儀、葬儀。

3、 法財:遺願、傳家言、給親人最後的話、墓誌銘、紀念方式。

(二)勝義──往生助念事宜:助念人、助念處理。

        財產的分配,在不違背《民法》有關特留分的規定範圍內,可以自由處

分,可說明選擇捐贈的教育、慈善、宗教…事業法人機構。對依賴本人生活

的老少等親屬則予適當安排。遺體處理可說明是否捐贈器官或捐贈大體或其

他。喪儀是對告別式採何種禮儀作說明,地點是在家中附近、禮堂、殯儀館

或其他場所舉行。葬儀則是土葬、火葬、海葬或其他方式的選擇。遺願及傳

家言…等,多以簡短的話綜括自己的生命觀。 

    遺囑格式 

立遺囑人 [中文姓名(英文姓名)] [婚姻狀況/職業] 身份証號碼 

(1)  本人指定及委派本人之 [與閣下的關係,如"丈夫"] [中文姓名(英文姓名)]

(2)  本人將本人名下位於 [不可動財產,如物業,請列明詳細地址] 之物業遺

      贈

(3)  本人將本人名下的 [可動財產:如珠寶手飾,為清楚鑑別,請列明財產

      ,如財產所在地] 遺贈

(4)  本人將本人名下的 [現金財產] 遺贈* 

(5)  本人以某國家為本人之永久居留地,本遺囑乃根據某國家法律處理,此

      囑。 

立遺囑人親簽

[日期:         ]

上開遺囑,經余等人在場見證,由該立遺囑人 [立遺囑人姓名] 親自簽署,作

為其最後遺囑;同時余等人應其所請,為之見證,於簽署名字作見證人時,

該立遺囑人與余等兩人均同時在場,此證。

第一見證人**

姓名:

身份証號碼:

簽署:

第二見證人**

姓名:

身份証號碼:

簽署:

       依《民法》規定,遺囑的成立方式有:自書遺囑、公證遺囑、密封遺囑

、代筆遺囑、口授遺囑等五種方式。「自書遺囑」的全文都應親自書寫而不

宜以打字等方式呈現,並且要記明年月日、親自簽名。如果有增減、塗改,

也要註明並另行簽名。

        「公證遺囑」則由本人及二人以上見證人,至法院由公證人公證。如果

遺囑內容不希望生前公開,可以採「密封遺囑」方式,將遺囑密封後,同樣

循公證方式處理。

(六)保險規劃

   胡適博士曾說過保險的意義只是今日做明日的準備生時做死時的

準備父母做兒女的準備兒女幼小時做兒女長大時的準備如此而已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吉凶禍福是無法預料的生老病死財產的毀損

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想躲都躲不掉很多人都明知人的一生中的確有不同

的風險卻往往忽略它的存在心想只要自己小心一點就不會有這種情況

發生即使發生危險也願意自己承擔後果殊不知其所付出的代價可能不

是個人所能獨自承擔的而事先的預防定期做健康檢查等雖然可以

做好準備使損失降到最低但仍要自行負擔後果適度的將風險轉移則是

較好的方法雖然不可能讓風險不發生但萬一發生時可以由保險公司承

擔大部分

        保險分為人身保險及財產保險兩種,而我們的重點則放在人身保險。人

身保險包含人壽保險、健康險及傷害險。壽險是以人的生死或全殘為保險對

象,健康險亦即醫療險,包括疾病與意外醫療,如果被保險人因疾病或意外

引起的醫療費用或收入損失,都可由健康險給付。傷害險也就是意外險,被

保險人如因意外死亡或殘廢,可以獲得理賠,意外險可細分為普通意外險、

職業意外險及旅行平安險三種。

        錢財乃身外之物,失去了可以再賺回來但倘若是家人不幸遭遇意外呢

尤其是負擔家中經濟的人這時該如何安排好家庭的經濟著實是個讓

人深思的問題因此人壽保險也就有其需要性我們只能保證照顧別人

我的一輩子」,但我們不知道一輩子有多長經由壽險的保障我們可以留

下一些可用的東西給妻兒子女而不是留下一些難題來讓他們承擔壽險是

未雨綢繆人們存錢防年老防萬一壽險的功用也是如此同時壽險也是

一層無形的保護就像我們騎機車必須戴安全帽船上備救生艇建築物設

安全門出門要上鎖一樣明知不一定用得著但有一層保護可以使我們安

因此寧可備而不用如果沒有發生萬一壽險也是儲蓄期滿一切平安

可以領回本金以及些許利息

        壽險如果細分,可以分為生存險、死亡險及生死合險三種。生存險顧名

思義,就是要保人必須活著才能領錢,也就是我們和保險公司約定一個期限

,如果到時仍然健在,保險公司就會給付當初約定的金額,但萬一在這段期

間死亡,保險公司就不會給付任何保險金,這就是生存險。現在一般保險公

司推出的每一年、三年、五年或二十年領回的,都是生存險,因此生存險儲

蓄的意味濃厚。

        至於死亡險則和生存險相反,是由要保人和保險公司約定一個期限,如

果在這期限中死亡或全殘,保險公司依約應支付約定的金額給受益人,所以

死亡保險是對生命的一種保障。其依期限不同而分為定期及終身兩種,定期

是指固定年限,一般可分為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或六十或六

十五歲等,而終身型保險則是保到身故那一天為止。

        生死合險就是以上的生存險加死亡險,如果保障期間被保險人身故,由

受益人領取保險金,如果期滿仍健在,就領回滿期金,如果想多次領回,可

以每三年或每五年領回,一般俗稱它為「養老保險」。

買保險的用意有以下幾種

1. 對家庭負責對單身的人而言,現在的每一個家庭都幾乎是自給自足,兄

弟姊妹也各自有各自的生活,無法額外負擔別人的醫藥費及喪葬費,如果我

們可以為自己準備一筆身後的費用,兄弟姊妹也好替我們辦理後事,或者可

以留下一筆可觀的保險金給父母,以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並讓他們往後生

活無虞,對已婚的人而言,可以讓家人獲得保障。

2. 給配偶更多的尊嚴現代夫妻普遍都是夫大於妻且通常男性的工作環境

危險性也較女性大萬一先生比太太先去世將留下太太獨自面對生活

夠的終身保險可以給配偶更多的生活尊嚴

3. 可以節稅財政部規定買壽險者每人每年可以扣二萬四仟元如果我們

有保險可以在綜合所得稅中扣除將來子女領到保險金也不必繳交這筆

錢的稅金不必併入遺產稅中申報

        我們究竟該買多少人壽保險呢?決定買人壽保險之前,有必要先算算你

死後需要用多少錢,和留多少錢給家人。人壽險最重要的功能,是在補償被

保人死後的收入損失,避免遺留的家人陷入困境,所以,保額要能應付這些

需求,保險金也要能支付喪葬費用、債務、可能的遺產稅、醫療費(特別是

因病而死),當然這些費用可能是未知數,但不妨從寬估算。

        至於去世後,家庭的生活所需是多少,有一種概略的算法是,家庭年收

入的三到五倍,並以此為投保的額度。這種算法並不是人人都適用,譬如說

你有五個孩子,年紀也都還小,尚須接受多年的教育,年收入五倍並不夠用

。或者你只有一個小孩,配偶也有工作,三倍可能就嫌太多。所以保額多少

才夠,得依個人的家庭財務狀況而定。而個人每月所負擔的保險費用,最好

不要超過薪資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若薪資一個月為四萬元,則月繳保費

不宜超過四仟元。 

(七)相關網站及書籍

1.      財政部保險司。網址:http://www.mof.gov.tw/ct.asp?xItem=26170&CtNode=746&mp=1  

可查詢相關保險法規及保險產業概況,並提供保險申訴的專線及線上諮

詢,附有各大保險公司的網站連結。

2.      現代保險。網址:http://www.rmim.com.tw/

提供保險理財規劃、線上諮詢、保險問題討論區及有關保險書籍的訊息。

3.      保險法律判解查詢系統。網址:http://law.tii.org.tw/

可直接查詢法令的最新消息及保險法線上查詢,並提供相關法律體系、

法律名稱等知識。

4.      中華民國保險消費者協會。網址:http://www.taconet.com.tw/cica

處理保險理賠糾紛、保險Q&A,提供調解實例、意見交流,並有各大保

險公司、保險機構、保險法規的網站連結。

5.      侯受君(2002),保險規劃DIY學習地圖,台北市,早安財金

6.      陽光生前契約。網址:http://www.sunshines.com.tw/

7.      金寶山。網址:http://www.memory.com.tw/index.aspx

8.      華瀚經紀人股份有限公司。網址:http://16101980.boss.com.tw/show_page.asp?income=16101980

9.      生死學通訊,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期刊。

10.  安寧照顧基金會。網址:http://www.hospice.org.tw/2009/chinese/index.php 

11.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網址: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61179 

12.  馬偕安寧醫院療護示範中心。網址:http://www.mmh.org.tw/taitam/pea_edu/pea_edu.asp

13.  高雄師大成人教育研究中心。網址:http://moe.senioredu.moe.gov.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09110211&Rcg=51

14.  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網址:http://www.lotus.org.tw/

15.  法鼓山助念團。網址:http://www.ddm.org.tw/ddm/intro/index.aspx?contentid=853&cateid=20&page=0

16.  萬安往生手冊。網址:http://www.wonann.com.tw

17.  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學會。網址:http://www.organ.org.tw/

18.  台中榮民總醫院社工室。網址:http://www.vghtc.gov.tw:8082/swdtc/organ

_menu.htm

19.  愛心獻再生。網址:http://www.ha.org.hk/odhk/c_od_hom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