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教學計劃表 討論專區 全人發展網站 相關生涯網站 全人發展資訊 生命教育資訊


知性探索層

                  九十二學年度生涯發展知性探索層詮釋報告  下載DOC檔

報告人:教研所  蔡瓊華、輔一乙  魏任萱

一、知性探求層面之意義 

(一)意義 

在自然界中不論任何一種生物,為求適應環境、存活延續,「學習」為維持生存之根本法則。所以我們一出生就開始在學習,所以才有「活到老、學到老」、「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諺語;而二十世紀中葉,電腦的發明,引爆學習革命;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資訊在世界各地發生,透過最新的傳輸工具以驚人的速度傳送。所以,學習不再是生涯發展中早期結束的事情。人類知識的累增與科技文明的進步,已經到了日新月異的地步,任何一個人如果僅靠學校階段的學習或年輕時候所學得的知能,來面對瞬息萬變的未來社會競爭及個人生涯發展的需求,是注定要失敗的。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它可以使個人多習得一些知識,更在於讓自己不斷地與時俱進,開闊更大的人生視野與生命內涵,令個體的生涯發展與規劃有更多的機會及實踐的可能性。

我們一生的追求知識的過程中,不只是終身學習,更重要的是知識的廣度,也就是橫跨領域的學習,而不只是單一的知識領域,多方面的知識更可以擴大我們的知識視野。所以在這份報告中,我們將以「終身教育」與「博雅教育」為主要的探討重點。

 

(二)終身教育

科技日新月異、生產技術不斷改良、各式產品推陳出新加上知識

爆炸,使得各行各業所需之基本知能亦相對急速變遷。傳統直線式教育模式,即受完正規教育後就業的生涯發展,必須改為循環式,就是個人進入職場之後還要不斷接受在職的訓練課程或參與回流教育。

一九九六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出版的「學習:內在的財富」書中之說明為參考,該書指出未來人類要能適應社會變遷的需要,必須進行以下四種基本的學習(教育部,民87):

 

1、學會認知(learning to know):

為因應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社會變遷所帶來的迅速變革,每個人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才能對問題作深入的了解,並謀求解決。欲具有廣博的知識,個人就要作終身學習。學習不單只是針對現有的問題與知識,每個人更應學習如何找尋所需資訊來解決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面對一個快速變遷的社會,學習如何學習比獲得既有知識來得更重要。這是激發個人終身學習的動力,也是終身學習的基礎與憑藉。

 

2、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

除了學會知能外,每個人尚需學會具有應付各種狀況和共同工作

的能力,包括處理人際關係、社會行為、合作態度、社交、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創造革新、勇於冒險的精神等。這些是學校教育中極被忽視的一面。如能結合學習活動與職業活動,勢必能減少所學的理論與實際應用之差距。

 

3、學會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由於地球村的形成,人類相互依賴日深,彼此相互瞭解、和平交流及和睦相處的需要日益迫切,故必須學習尊重多元的價值觀,以理智和平的方式解決衝突,相互合作,共同解決未來各種可能的風險與挑戰。

 

4、學會發展(learning to be):

透過學習讓每個人的潛力與才能均能充分發揮,使每個人不僅能知會做,更懂得如何自我超越。傳統學校教育比較偏重學會認知,對於其他三項學習則較忽略,在終身學習的社會中,四種學習支柱均應同等重視,個人才能不斷因應社會的變革、應付各種的挑戰。此外,以往觀念認為「教育」或「學習」是階段性的,終身學習社會則提供每個人隨時隨地都有學習的機會,強調全人的發展,使學習融為一種生活。

 

(三)博雅教育

    談博雅教育,首先是要從其淵源說起,就是「古希臘-羅馬時代」的雅典地區所施行的教育,再來是介紹美國六Ο年時芝加哥大學校長Hutchins 所提出的偉大經典著作(Great Book),之後要討論有關目前的通識課程。(林玉體,民86)

 

1、希臘時期:雅典的教育,可分為「廣博教育」、「優雅教育」教育。

1)廣博教育分為:

強調智育、體育及美育。因此雅典設立了三種學校,一為文法學校,指導學生學習文字、了解語意、認識算術;二為體育學校,目的在增強體力、培養優美姿態、注意身心健康,同時控制情緒、培養良好品德;三為音樂學校,目的在陶冶性情、消除乖戾之氣。雅典學童可同時進三種學校學習。強調通才教育。要培養多方面興趣,而非只專精某種才能。

2)優雅教育分為:

體育競賽中值得鼓勵與讚美的,不是打破紀錄與贏取冠軍者,而是動作優美、姿態高貴,及面不改色的運動家。

樂器教學選擇七弦琴而不使用笛子。前者可結合音樂與詩歌,不失廣博教育的特色;後者卻易因嘴巴變形而失去美感。姿態必須如雕像般,靜止與行動皆要合乎美感,坐時不可交腿,應對、言談、觀念皆須適度。

(3)生活教育

雅典人常在巿場、法庭、戲院中參觀藝術作品,並聆聽公眾演說及辯論,從這些活動中交換意見,傳遞信息,形成判斷,培養容忍與節制,風俗習慣因討論而理性化,整個社會的活動都是教育活動。

 

2、Hutchins

  通識教育理想主義的代表性人物為赫欽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其在擔任芝加哥大學校長時(1929-1951),將其理念充分的發揮。赫欽斯的理念可說是源自於亞里斯多德,認為萬物的活動在其內在都存有一個潛在的目的,而生活的目的就是在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幸福,並且追求一個具永恆而普遍之「共同的善」。這顯現出赫欽斯的生活觀,是以德行的發展為主,而不是在於物質財富的享受及權力的慾望。因此,赫欽斯認為應該有一套被教導的核心知識,而所實施的教育內容必須具備普遍永恆的性質,所以應以永恆價值的教材來呈現,尤其是古希臘文和拉丁文,才能將中世紀所失去之人的精神予以恢復。而其認為教育的科目應以人文學科為主,以學問本身為目的,以人本身的精神心靈為依歸,而不以職業科目的訓練為目的,教育是人格心靈導向,其目的在於全人的發展,認為大學的任務是在於追求真理、學術研究和通識教育,以培養完整的人類心靈為目標,而對偉大經典著作(Great Book)的熟悉,是掌握知識的最佳途徑,因此,偉大而不朽的經典名著便是最佳的課程之選。因為它們都是在歷經了時代的考驗下而仍然存在,且本身就包含了廣博的知識價值,它們也是各學者智慧精鍊的結果,裡面存在著人類都會面對到的問題和解決的辦法,可說是人類所遺留下來的文明資源,值得用心去學習和探究。其在擔任芝加哥大學校長時,便精選西方世界的經典名著,做為通識教育的共同必修教材。

學習社會一詞也是他所提出的,Hutchins認為六Ο年代的美國,當時的教育政策太過於強調人力資本論,忽略博雅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及教育是為發展人性本質;學校教育過於重視考試及分數,僅重知識的灌輸而忽視批判思考能力的培養,因此提出學習社會的概念,使每一個人均可在教育機構中獲得基本博雅教育,並在教育機構內或之外繼續不斷地進行學習,以完成個人自我改造與自我實現之理想。

 

3.通識課程

教育的目的之一乃是教育公民在社會認可的需要中,學得一項技能為謀生而工作。所以在高等教育方面,由於這些社會經濟、意識型態的變化,以及科學技術的的發展,使得以往向來以實施古典人文學科為核心的課程,不得不面對這些受教者的興趣、社會發展的要求。因而專業教育的施行已成為一股不可抗拒的趨勢,且社會要求學校在教育觀、學制、課程和方法等方面進行變革的呼聲日高。然而雖然專業教育能為國家培養出不少各行各業的專門人才,促進一國經濟的發展與進步,但在這段期間內,過份的專業化教育也在人才培養方面帶來了一些問題。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學生適應他們所處的環境,並在社會環境所要求的各方面上取得成功。教育不只是專業上的培養而己,教育制度應教給學生直接需要的生活技能,其中包括做一個好公民、適當地謀生、建立好家庭,以及完善地保持健康和滿足感所必需的技能和知識。

由於專業領域的狹窄,學生的知識能力常僅限於某一狹窄的知識領域且不夠健全,而當前的需要和知識也絕不會永不過時,所以「專家」可能是一個在越來越小的範圍內學得越來越少的人。其次,學生的適應性較差,不能適應社會和科技的迅速發展,以及在不同工作崗位中變動的需要。最後,則是在自己的工作職位上不斷自我發展和創新的能力比較差。因此專業化導致的一個問題是:一個大學畢業生在做為一個社會的人時,其不論在做人或做事方面,整體的素質不夠全面。而且在現今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裡,知識的累積及淘汰的速度加快,任何學習除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定律、理念,都有可能很快就過時了,反而擁有繼續學習的能力,才是成為學習的首要目標。所以今日的專門人才只有經過更漫長、更專業的培養才有可能,因此大學四年的教育早已不敷需要。此外,正如懷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曾經談論過的那樣,「教育的整個問題是受時間的缺乏所控制的。」學生在校的時間只佔他生命中的一小部分,如何能指望他在這段期間內完成他所需瞭解的知識和學習。所以適合於教育的東西應是幫助學生學會自己思考,學會形成獨立的判斷,而關於大學的最好定義,則應該它是獨立的思想中心。大學裡的專業學院,其最主要功能並不是訓練從事該項專業的人,而是批評該項專業。

因此,目前高等教育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乃是如何看待「人的素質」這一問題,以及如何提升大學教育的廣博與深度,和處理大學教育中基礎和專業之間的關係等問題。因此有人提出應將大學教育分成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兩個部分,且兩者是緊密結合、不可分割的,共同構成高等教育的目的。

 

二、知性探求層面典型人物

 

(一)生態關懷者協會理事長—陳慈美

綠色人物 環保媽媽-陳慈美

  一位擁有物理、神學雙碩士的媽媽-陳慈美,喜歡物理、期待對生命熱情與光彩的她,超越專業領域獻身環境關懷理念的推動,以下就透過文字來認識這個理性與感性兼具的『環境關懷者』。

 

●陳慈美NANCY TZU-MEI CHEN小檔案

·      現職:生態關懷者協會/原「台灣生態神學中心」秘書長

·      學歷: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
   美國南加州大學(USC)物理碩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CGST)道學碩士

·      經歷:中原大學助理校牧
   聖光神學院、中華福音神學院兼任講師
   中原大學共同科講師
   生態關懷者協會理事長

 

●踏入環保工作

  專攻物理、神學的陳慈美,『生態』這個字彙對於尚未踏入環境工作之前的她而言,仍是個陌生的的名詞,從『不關心』環境、『不清楚』環境問題、生活受環境問題威脅而『不知所措』的「三不」,種種的生活體驗與追求理論基礎的動機,讓她開始踏入環境工作的路程

 Ý生活的體驗

  她是個全職的家庭主婦,全心照料四個孩子健康的成長,是最重要的任務與工作;在這樣的過程中,看著天真的孩子外出散步時,大口的吸進污濁的汽機車廢氣、質疑自己做出來的菜是否含有重金屬、不清楚喝的水、吃的蔬果是否含有殘留化學殘留物等等疑惑,體認到環境對家人健康的威脅...

  對於孩子無法在無污染的環境成長,對於環境對生活的威脅,感受到強烈的無奈以及對子女的愧歉。

 Ý加入主婦聯盟

  從生活的體驗中、站在關懷家人健康的起始點。1991年她加入主婦聯盟,是踏入環境工作的重要關鍵,而加入主婦聯盟初期所追求的是『對一個媽媽有實質幫助的知識』,例如生活環保小常識等概念。為試圖解決生活中的疑惑,開始閱讀生態、環境等相關書籍,期待能從書中解決心中對環境問題的疑惑與解答。

  陳慈美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曾感到無法滿足,對自然之美讚嘆的文章總是多過於理論基礎的書籍,她所追求的並非精神上的思考方式,而是能解決心中對自然現象疑惑的理論基礎;國內既有資料的閱讀並無法滿足她的求知慾,於是透過友人購買西方生態環境理論資料。將近10年探討哲學性、理論性的過程,從對環境的認知從零開始,一直到對環境工作的推動與理念的推廣。

Ý啟蒙人物

  踏入環境工作過程中有三個重要啟蒙人物,讓她更進一步瞭解台灣這片居住的土地;而李奧波的書是影響她繼續探究土地倫理的起始

  陳玉峰-帶領她第一次深入台灣的森林,探究土地資源的豐富與台灣森林的美;閱讀陳玉峰撰寫的『台灣綠色傳奇』一書,讓她更強烈感受到台灣森林所遭受的迫害與土地倫理的淪喪,在淚水中讀完這本書,也同時決定為這片土地出一份心力。

  林俊義-林俊義教授具生態領域專業背景,透過林俊義教授的書,她開始理解生態學的基本理論與關係,對於往後閱讀相關的生態學文獻有極大的幫助。

  楊憲宏-楊憲宏是位記者,透過他深入報導的紀錄中,理解更多的環境問題。

  李奧波-第一本閱讀李奧多的書是『沙地郡曆誌』,對於翻譯版本字詞的不解,她託人從加拿大寄回原文書,也受第七個章節所談關於土地倫理的部分影響最深,人與環境關係的探討與思考吸引她,她找到這個領域中可以著墨的部分-『土地倫理』。

 

●環境關懷工作的傳播與推動

  從事環境關懷工作的傳播與推動,主要是從教會發表專刊開始,並於1995年開始在中原大學教授『土地倫理』課程,以及成立生態神學中心,共有三個重要階段:

 Ý教會工作

  透過閱讀,她對土地倫理產生極大的興趣,也開始思考該如何參與環境關懷工作,她評估自己擅長及能提出貢獻的部分就是閱讀與發表文章。
   透過教會報紙的傳播,遠在耶魯、密西根大學就讀的學子主動與她聯繫,希望共同為環境盡一份心力;因此,她的環境關懷之路有了更多的伙伴與義工朋友。

 Ý成立生態神學中心

  在這一群海內外義工朋友的協助之下,1992年成立台灣生態神學中心,大夥四處演講散播環保理念、持續在教會發表文章;至1998年正式成立『生態關懷者協會』由她擔任理事長,這期間由『環境關懷』轉變為『環境運動工作者』。

 Ý於中原大學傳授『環境倫理』課程

  原在中原大學教授物理及人生哲學兩門課程,由於對環境生態觀念的轉變,期待將『環境倫理』探討過程中獲得的喜悅分享給更多的學生,她將閱讀中所得到的觀念、發表過的文章等彙整成冊,正式提出『環境倫理』課程教學計畫,也獲得學校同意於1995年開授『環境倫理』通識課程。

  教學過程中所重視的是學生逆向思考、獨立思考的方式的建構與養成,以及內在價值觀的養成。因此她談的不僅是西方理論研究的基礎、環境問題的探討等,更強調土地與人的思考、人與自然互動的關係、傳統與現代的批判等思考性的教學方向。

 

●理念與堅持

  不同於台灣本土環境工作者,陳慈美著重西方環境哲學、環境脈絡的探討,西方環境哲學常提到的思考人與地球的關係、探討地球存在的目的、自然環境對人的影響、人如何改變自然環境等,也成了她思考的課題,透過這些反覆性的思考過程,漸漸尋找到長久以來她心中的種種疑惑,這也是她堅持於西方環境哲學探討的重要因素。

 

取材自環境資訊中心—綠色人物

http://e-info.org.tw/topic/greenman/2000/greenman00072701.htm

 

(二)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創辦人—柴松林

一生中創辦無數個公益團體,為弱勢、為人權、為環境……,一頭銀白色頭髮,七十多歲的柴松林依然活躍在社會改造的活動中,有人形容他,像一個永遠的大俠。銀色站立的短髮,烏黑堅毅的雙眉,和諧對比呼應著,像是昭告主人黑白分明的性格。

已經退休五年的柴松林,身兼人權協會、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等多個民間組織職務,比先前在大學教書還要忙碌。

眼前話語斯文、謙虛有禮的長者,很難把他與綁白布條、街頭抗爭的社會運動家連想一起。然而持續30個年頭,他就是用說理與斯文,以和平理性的方式,持續不輟地致力於台灣公民社會的啟蒙。

 

Ý與消費者保護畫等號

在台灣人的印象中,柴松林三個字與消費者保護運動畫等號。 四分之一個世紀前、消費者意識沈睡的年代,在大學任教的柴松林挺身而出,讓不潔的米糠油、含汞的蝦米、加添螢光劑有害人體的商品,一一攤在陽光下。用科學實證,敲醒社會自覺;推動產品內容標示,為消費者保護法奠基。

「柴松林帶領的消基會,極具公信力,不與廠商妥協,」一位在食品業負責行銷的主管印象深刻地說。從消費者意識的啟迪開始,環保領域、婦運推動,人權保護與弱勢的扶植,不下十數個民間組織,都有柴松林的付出。

「不追求經濟利益,追求公眾利益」是柴松林選擇議題的原則。再用科學分析,經他深入淺出的說明,透過媒體的擴散,他著力推動的議題,即使在解嚴前也能穿透重重帷幕,發揮巨大的社會影響力。

亞洲最大的智能不足兒童特殊教育研究發展中心──第一兒童基金會,就是20年前柴松林與專研特殊教育的友人創立的,全台各地有9個分支機構,成立輔具推廣與研究中心,協助發展引進輔助工具給殘障需求之用。目前全台師資有300名之多,學生600多名,彌補現行教育體系中特教的缺口。

 

Ý台灣社會的良心

1987年民意調查,柴松林被推舉為「台灣最有影響力的人」。過去10年,兩次獲得美國民主基金會頒贈的「傑出民主人士」獎。「長期致力於台灣社會健康發展所做出的貢獻,被喻為創造公民社會的先驅,與台灣社會的良心」是他得獎的原因。 然而,與時下常見的社會運動者不同,柴松林從事民運的過程中,儘管受過打壓、政治抹黑,他卻堅守不當官、不參政的原則。創下不是立委、官員,卻能推動、制定重要法規,用和平手段,達成比政治奪權還要好的效果。柴松林不用權力,卻能創造更大的影響力。

士不必為己,一但階段性目標達成,柴松林就悄然轉換跑道,開拓另外不被人見到、卻亟需關注的領域。 由他領導創建的消費者文教基金會,連任兩屆,即堅辭董事長的位置,訂下消基會兩年任期制的規定。卸下消基會的重責,柴松林立即著手創辦新環境基金會,率先提出經濟掛帥時,為人所忽視的環保議題。

與許多職業民運者不同,有著法國巴黎國立高等研究院經濟社會學博士學位的柴松林,統計學者、經濟及社會學家才是他的本行。柴松林在無母數統計預測、抽樣設計、小樣本理論,多年來一直是統計領域的翹楚。政府國力調查報告、勞動人口統計、戶籍系統等,他都參與設計建立。至今他仍是統計學會的理事長,經常發表專業的研究報告。

是怎麼樣的一個因緣,讓這位原本可以悠游在學術殿堂的統計專家,從理性冰冷的數字中,跳入是非人間,尋真理找公義,甚至遭遇教育部長下令解聘、上法院的難堪?「這全是好管閒事的個性使然,」柴松林輕鬆自在地回應著。

 

Ý詩人與統計

  理想主義的色彩與深厚的人文關懷,是柴松林看見冰冷統計數字背後故事的洞察根源。在選擇統計專業前,成為詩人是他的人生夢想。至今睡前仍然習於閱讀鍾愛的中西詩作,柴松林年少時就服膺中國社會學家費孝通「在權勢面前說真話」知識份子的理念。

為了追求「不曲解真理,不迎合權貴」的原則,柴松林對大學教授的認知,不單侷限於課堂的傳道授業。他認真於研究,除了積極於讓存在的知識變成有用的方法,更希望開拓新領域,讓社會獲益。

柴松林說:「大學教授不能只關心自己前途、升等;更要提出自己的專業、所知,為社會服務、為社會典範,讓大家看到、聽見。」他這麼相信,也認真實踐。

他認為環保根本之道,在於降低欲求,就身體力行。柴松林自大學退休,更是積極投入公益活動。提升人權、清明選風,是柴松林近年關懷。

 

Ý寬闊無國界的胸懷

他是台北海外和平服務團的負責人,為的是協助大陸淪陷時流落在泰緬邊境的僑民。經由國際窗口,他想出利用聯合國的資源,協助各國政府都撒手不管的苦難。他不是政府原住民委員會的官員,卻組成原住民工作團,經常深入交通不便的苗栗泰安、北埔,921災情最重的南投信義鄉、仁愛鄉。深入了解原住民與平地人財產制度不同(沒有私有土地登記傳統),而產生921地震後復建的問題與現實生活的困境。「教育與生活習慣的改善,是原住民最急切所需,」一、兩個月就往山裡跑的柴松林,口氣極像昔日在台的外國傳教士。

一生拒絕為官的柴松林,最近卻為台灣的選舉花許多時間。他結合宗教團體領袖,找出賄選與宗教教義衝突的所在,經由宗教領袖推動乾淨選舉救台灣。

為什麼有政治潔癖的柴松林插手選舉?「因為選舉影響國家、民族的命運,」柴松林說。眉毛揚起,原本親切、幽默的面容,露出憂慮。

幾經考慮,他答應出任陳水扁政府不支薪的國策顧問,為的是要讓不同聲音被聽見。「忠誠度與身分無關,與道德有關」,當扁政府清查公務員「忠誠度」問題時,柴松林冒著大不韙向總統進言。「君子慎獨,不欺暗室,他可以垂手可得太多的利益,卻能一介不取」,則是馬大勳醫師對老友的讚佩。 電影阿拉伯勞倫斯中,記者詢問男主角,身為英國人,為什麼那樣喜愛沙漠?勞倫斯回答:因為沙漠乾淨。「柴教授就像沙子一樣潔淨,」認識柴松林二十多年畫家黃慧鶯說。(康健雜誌48期)

                                                                                             節錄自【2002/11/18 康健雜誌】

 

三、知性探求層面典型職業

 

(一)教師

  老師的職業功能就是要教導學生知識,無論是天文、地理、社會人文,讓學生吸收更多的知識就是老師最大的成就。

 

(二)研究員

  胡適曾說過:「為學如金字塔。」因此,學習要博覽更要專精,研究員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通常是精英的一群,發掘更多高深的學問。

 

(三)解說員

  無論是在博物館、美術館或是生態園區、古今文化的解說員,無一不是在傳遞民眾處處有知識、處處有知性的行業,藉由他們的帶領,讓我們可以學習更多在學校教育中得不到的知識。

 

四、參考書籍

(一)別鬧了,費曼先生

  作者/理查•費曼

  譯者/吳程遠

  出版者/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1994年10月30日第一版

              1996年12月15日第二版

              2001年08月15日第二版31次印行

 

  這本書是有關費曼(Richard Philips Feynman)一生的故事,費曼在1965年得到諾貝爾獎,是近代最偉大的理論學家之一。但他同時也可能是歷史上唯一被按摩院請去畫祼體畫、偷偷打開放著原子彈機密文件的保險櫃、在巴西森巴樂團擔任鼓手的科學家,其率真的行徑和特異的思路總是令人閱讀時不覺莞爾一笑。

  費曼是近代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但在書中,處處可以看出他虛心的態度,像他這麼一個有才能的人,卻不會傲人,而是以認真、謙虛的心去學習事情,不像有些少有成就的人,常常仗著自己有幾分本事,就自以為了不起,四處炫耀,不懂得謙虛。費曼在物理學上的學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他也是一位優秀的鼓手,在學習「弗利吉得拉」時,費曼先生只要有空,不管在何地,他的手就會開始打起節奏來,而不管學習什麼,我覺得他都會很認真的去學習,不只是音樂(玩   鼓)、藝術(繪畫)繪畫,他也是開鎖專家,因為在羅沙拉摩斯研製原子彈時,一開始由於事事急就章,實際上很多東西都未準備好。計畫的所有機密文件──關於如何製造原子彈資料──全都隨 便放在檔案櫃內•部分根本沒鎖上,有也只用普通掛鎖──打開是輕而易舉 。為了証明那些鎖沒用,當費曼需要某人文件而他們不在,便跑進他們辦公室,打開檔案櫃把東西拿走,等使用完再還他們,讓他們嚇一跳。

  另外,在文章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費曼到巴西授課時,所使用的語言是匍萄牙語,因為他注意到如果學生向他用匍萄牙語提問題時,他連「增加」或「減少」,都不太分辨出來,但是當學生用“破”英文向他提問時,雖然說的是「上」或「下」,但是他馬上就了解學生所要表達的意思了,即使學生的發音是如此的糟,以及不合文法,但他卻聽得比較懂,所以,這使得費曼決定用匍萄牙語來授課,如果你以為他的匍萄牙語有多好時,那就錯了,他只學了幾個月而已,但是為了讓學生比較容易了解,所以即使他的匍萄牙語很破,但他還是決定使用這語言來上課。而這樣一個學術界的大師,卻不會因自身的成就非凡而自視甚高,反而永遠保有一顆學習的心,甚至對於諾貝爾物理獎這樣的學術桂冠也不以為意,甚至些許程度的覺得自從得了諾貝爾獎後反而因此帶來一些困擾,不因此而覺得不可一世。

而探討挑戰者號的登空的失敗時,他更是用一條橡皮筋和一杯冰水就解釋了爆炸的原因,他的聰明、機智、平易近人在在地顯示在文章中,所以介紹這本書的用意是在於讓我們了解一位物理學者的生活,他不只是專業上有成就,對於其他的知識-音樂、藝術、語言方面他也都有所涉獵,更重要的是他的生活態度,認真、謙虛的心去學習事物。

 

(二)蘇菲的世界(上)(下)

作者/喬斯坦•賈德

  譯者/蕭寶森

  出版者/智庫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1999/05/01

 

這本書並不是像一般的哲學書是採用平鋪直敘的講述方式,來呈現西洋哲學史的,而是運用蘇菲與其教師-艾伯特之間的對話來講述,採用推理小說的手法,來帶領我們進入哲學的領域裡,作者沒有用艱澀的文字,而是用有趣的故事來將西方的哲學基本概念表現出來。

Sophie,在希臘文中是"智慧"的意思,"蘇菲的世界"就是智慧的世界﹔而哲學(Philosophy)正是Philo(愛好)和Sophy(智慧)的結合,即愛好智慧。所以從書的題目中,作者就暗示這本書是有關哲學的,"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即是哲學的世界,內容也正是一趟經由好奇心的促動,而開始追求由古世紀、中世紀、文藝復興、啟蒙時代至近代的智慧之旅。在形式上是以雙重敘述的方式構成故事的架構,第一層敘述中,所指涉的是透過蘇菲與艾伯特鋪陳哲學史的歷程;第二層則是指涉一個父親為女兒寫哲學史,女兒學習哲學史的歷程。後半部進入第二層之後,第一層的主角成了故事中的虛構故事,而作者不時又為這兩層敘述製造關連性的事件,使這本哲學史的書籍,儼然猶如一部偵探小說,營造懸疑的氣氛,增進讀者的興致。

故事的一開始是一位十四歲的少女,蘇菲有一天放學回家,發現了神秘的一封信問她:『你是誰?』、『世界從哪裡來?』就這樣,在一個神秘導師的指引下,她開始思索從希臘以至於康德、從馬克思以至於佛洛伊德等各個西方哲學所思考的大問題。

這本書與其說是小說,到不如說是一本哲學史的通俗教材。作者采用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應用大量對白、人物內心獨白以及書信來描寫蘇菲的主体自覺過程。使得整個故事象是偵探小說加現代版《愛麗絲漫遊奇境》。"我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兩個問題是哲學中最基本的問題,也是哲學和人類知識的終級問題,但是這也是一個無解的答案。

  雖然這本書的手法很引人入勝,但是閱讀本書時,我們應是以細細品嚐的心情,不只是去理解蘇菲的心情,更重要的是可以跟隨著蘇菲去思考問題,看完本書,應該就對西方哲學史有進一步的理解了。

 

(三) 當代法律王:謝震武

作者:謝震武/著
出版社:
I’m我識地球村(創智代理)
初版日期:2004
05 06

 

�h  當你遇到二個關鍵時刻時,你不得不認識這二個人,一是律師,一是醫生!
在生的時候,沒有律師,生不如死!
在快死的時候,沒有醫生,生猶如死!
如果很不幸的,這個二人你都不認識,說真的,只有自求多福!

�h  法律真的只保護懂法律的人嗎? 
同一套法律,懂法律的人,遊走於法律邊緣,不懂法律的人,被法律耍的團團轉,如果真的是這樣,小市民如何對抗大財團,小市民還要被「坑」多久!

�h  不懂法律,我們都將是法律之下的弱勢團體!
那些人云亦云的法律條文到底是怎麼回事?遇到法律問題該用那些法律來保護自己呢?懂得法律就是給自己多一層保障!

�h  法律真的公平嗎?
夫妻離婚,小孩一定歸男方嗎?什麼情況下父債子要還?
我們的法律,究竟有沒有不公平、不合理的地方?
有沒有破解之道呢?

�h  法律真的能還我們公道嗎?
如果不能,我們要如何替自己找公道?

 

(四) 終身學習全書:成人教育總論
Learning in Adulthood : A Comprehensive Guide, 2nd ed.

作者:雪朗.梅倫、羅絲瑪莉.卡法雷拉/著
譯者:
楊惠君
出版社:商周出版
初版日期:2004
05 01

 

身為人,你必須學習;身為成人,你更需要學習。

在全球化時代,每個人、公司、國家都在與世界上的其他人、公司、國家近身肉搏。你的知識不到五年便已落伍,若不繼續學習,你的競爭力在哪裡?或者,你想擺脫並透視這種資本主義社會強加在你身上的恐嚇——「沒有競爭力,就只有淘汰」,你又該選擇哪種學習方式建構自己的知識,自我培力?

本著作不僅僅是成人教育從業者教導學生、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帶領員工進行在職訓練的教學手冊,也是各種團體建構反知識、個人透過終身學習尋求自我解放的指南。梅倫與卡法雷拉援引社會學、哲學、心理學及教育學理論,不僅對成人學習者與成人學習過程的特殊之處詳加討論,也用以檢驗成人學習發生的社會文化脈絡,更呈現各種不同的成人教育價值導向與倫理難題,為成人學習發展出一種普涵性的觀點,引導讀者對教學、學習及成人教育的社會意涵進行新思考。

 

五、參考網站

 

(一)亞卓市 http://educities.edu.tw/cityFront/index_final.php

  亞卓市(亞洲卓越城市之意,讀音接近EduCities )是一個以教育為宗旨的網路虛擬城市。由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擔任榮譽市長,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大學、花蓮師範學院四所國立大學所合作創辦,並獲得國科會及教育部在研究及推廣的經費補助。透過網路, 亞卓市將整合各種資源,包括學校、老師、學生及各界人士,協助辦理各種教育活動。
亞卓市可說是一個可以激發您的學習潛能的網站,希望能在學者、研究者、老師、學生、家長及社會大眾一起經營之下,創造一個優質的網路學習社會。

亞卓市理想-----

路將有潛力結合全世界所有的學生、學習內容、以及學習軟體,同時也改變了我們的學習方式,加上由於社會的變遷與革新,這使得網路近年成為各國未來教改的重心。亞卓市所追求的教育理念,恰與近年國內教改運動一些重要教改理念,如「把每個學生帶上來」,「建立終身學習社會」等有相當多契合地方,而最近推行「九年一貫課程」所揭示的目標(例如學生基本能力的培養),可以藉由網路協助達成。亞卓市不衹提供教育改革新的想像空間,實際也是教育改革的第二波發展。

科技,是人類一個夢。教育,也有它的夢。資訊科技能提供教育什麼夢?未來學習過程能否成為學生生活中最有意義的一部份?未來理想的學校樣貌又會是什麼樣?學校會否更像遊樂場,灌注更多的歡樂?是否人人都有一位由電腦模擬的學習同伴(書僮)或家教,終生陪伴著學習,給予協助?在這些思考內涵下,亞卓市揭櫫以下的理想:
人人成為終生主動學習者

 亞卓市的學習者是興趣導向,在探詢知識與創意思考的過程中,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進而成為終生的主動學習者。事實上,亞卓市是一由學習者主導建構,跨社會階層的網路學習社會。不同年齡層、不同文化背景層的學習者在亞卓市中參與各種互動學習活動,彼此競爭、合作、討論、交換教學角色,甚至建立教材內容,豐富社群的學習內涵,提昇學習者的知識層次 (見「亞卓全民學校」) 。
使學生成為健全網路公民

 亞卓市民有各種互動,並設立各種職銜,積極鼓勵市民為其他市民服務;譬如透過扮演小老師、義工、警察、法官、市議員等各種角色,每位市民被賦予該角色的工作,為亞卓市作出貢獻,分擔社會責任,得到其他市民的認同和肯定。經由這類網路上的活動,把良好網路學習社會的價值觀投射在現實社會中。最終就是學生如果養成良好網路公民行為,這些行為也很可能表現及反映在實際社會。
衹要努力,就會被肯定

 成長中的學生,對於自己的社會地位缺乏明確信念,他們通常迫切擺脫過去,證明自己不再是兒童,而網路的虛擬社會比現實社會提供更具彈性的各種管道鼓勵市民盡其所能去表現,每位市民都有起碼的條件,衹要努力,人人有獎,不管做多少,不會放棄,就會被肯定。

                        

節錄於亞卓市簡介

 

 

(二)社區大學 http://www.ccwt.tp.edu.tw/bin/home.php

 

社區大學的簡介

試辦社區大學最重要的理念,是除了知識性的操作訓練外,主要是希望能藉此打開公共領域,讓民眾所學能發揮於社區、貢獻於社會,以達終身學習的最高目標。故社區大學設置目標,乃是為提供市民終身學習課程,以提昇民眾人文素養與生活知能、培育社區發展人才及現代社會公民。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教師節,在台北市文山區成立了台灣第一所社區大學,這個以深化民主、重建社會、培養現代公民、鼓勵民眾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新型態「大學」,迄今已得到不少民眾、地方政府、學術界,以及社區工作者的重視和支持。社區大學是近年來,新興的民間與政府協力而成實驗性/改革性的教育機構,深具濃厚的地方色彩,更具有社區特色,無怪乎均以地區/社區為名。

 

1、定位

社區大學之性質屬於非正規教育,提供培養現代社會公民之終身學習課程。試辦期間,社區大學因與學位授予法之規定不合,不授予學位;得授與學分,學員於每期修習課程缺席未超過該課程時數五分之一者,得由縣、市長名義頒發研習證書。

 

2、招生對象

凡年滿十八歲以上民眾皆可報名參加,無需入學考試,也無學歷限制。以該縣、市民為主要招生對象,亦不排除外縣市民眾參加,惟外縣市民眾報名人數過多,可明訂百分比人數之限制。

 

3、辦理方式

辦理的方式可由縣市政府所屬大專校院及機關(構)辦理或是委託大專校院或民間團體經依法登記之財團法人或公益社團法人辦理。

 

4、設置地點

社區大學的空間規劃非單獨設置,乃採資源共享方式辦理,以國、高中的教室或縣市府的公共設施,為社區大學學員的學習場所。縣、市政府教育局將協助受委託單位與社區大學協辦學校簽訂「合作專案備忘錄」,以及定期召開行政協調,就空間及設備使用、門禁管制等事項進行協調工作。

 

5、經費運用

除補助試辦經費外,得另補助購置由協辦學校列冊管理之教學設備。縣、市政府的委辦費用可支應人事費、管理費以及協辦學校的水電費、設備維護費、保全費等支出,而講師鐘點費則可由收學分費(每學分以18 小時為單位)來支應。

 

6、師資結構

社區大學的教師沒有分級,通稱為講師,依課程的需要,社團性課程講師來自民間社團專業人士,具有實務社團經驗者;生活藝能課程則以具該科專門技能的師資為主,而學術性課程的師資來源除大學院校講師級以上的老師外,優秀研究生、民間學者、特殊領域的研究者也都在各社區大學延聘講師的考量之內。

 

7、課程內容

社區大學的課程設計以「培育現代公民」為目標,並以學術課程、生活藝能課程與社團課程來實踐其目標。而在社區大學發展中,課程規劃可說是最重要的一環。目前各社區大學的課程,均由各校自行規劃,但圍繞在黃武雄所主張的課程分為學術、生活藝能與社團課程三大類,其中學術課程又分為人文、社會、自然學科三部份。然而當前社區大學經營出現了實用生活藝能方面的課程班班爆滿,而學術與社區參與方面的課程則乏人問津的所謂市場化導向的現狀。不容諱言地,社區大學所要倡導的理念目標與民眾的實際需求以現階段而言,似乎呈現相當程度落差。究竟社區大學的課程設計應如何滿足民眾需求並同時符應社區大學理念初衷,這無疑是社區大學推動至今所面臨最重要的問題。

 

六、心得感想

(一)瓊華的心得感想

在這「知識經濟」的時代,科技知識的急遽發展,知識的來源多樣化了,身處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我想我們一定是脫離不了永遠不斷地學習這條路的,否則就會與時代脫節,而遭致淘汰。所以現在世界各國都在提倡終身學習,其實人生本就是要不斷地求進步,「學習」將變成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在做這份報告時,我發現到網路真是學習知識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在網站上我們可以找到很多的東西,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資料都是正確的,或是有用的,所以如果篩選資料,可要運用我們的智慧去做判斷的。

  另外,我覺得學習並不是單方向學科的,如果能懂得愈多的學科領域的知識,對科際整合方面或是知識的全盤了解將更有利,例如:如果多懂一種語言,將對那一國家的文化、或專業領域方面的知識能更加地理解,因為就不用因透過翻譯而失真原本的意涵,世界上的知識如此地多,所以不可能每一樣都學得很好的,所以,如果我們更應該保持著能「容納百川」的心態去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保持著一顆學習的心態,在面對如此快迅傳遞的資訊中,若想要適應多元與多變的社會,惟有終其一生不斷追求新知,學習新的技術與方法,如此才能掌握社會脈動,跟上世界潮流。

 

(二)任萱的心得感想

   這次做報告,讓我學到很多東西,一開始學姊精湛而廣博的構思就讓我體認到不同思考方向的衝擊,深深感受到自己背景知識的貧乏,讓我不禁汗顏起來,這個世界很大,有很多事物值得我們去探索與學習,以前,我便期許自己能成為一個博學多聞的人,對於各個領域都要有一番認識,無論是歷史文化、天文地理或是政治社會、自然環境等等,我所求的並不是要成為其中的專家,而是單純為了充實我的生活與滿足求知的慾望,而現在,也許是自己時間安排的不夠好,平常課業之外的空閒時間,算一算大部分我都浪費在處理生活瑣事上甚或只是虛晃渡過,對於未來及我原本上大學時滿懷的熱情,不知曾幾何時已經消失無蹤,除了暗自懊悔自己浪費的時間,我想我該好好規劃接下來該如何充實我自己。

在爲報告找尋資料的時候,我發現「知性」包含了很多層面的涵意,所謂知性,包括:性向、智慧、學識、潛能...,它就像人的肌肉一樣,愈用愈能發揮效力,就像心理學所說的,這些都跟神經的連結有關,如果不用,連結就會慢慢消失,準此而論,想要擁有知性的人生,不是天賦而來,有很多時候都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與探索才能獲得。現今社會如此錯綜複雜,知識的日新月異,人性現實鑽營...,將令人無所適從、因循自誤,而讓人變得更積極、更進取的捷徑,就是提升知性,所謂「公道自在人心」、「流言止於智者」也是這種觀念的延伸,當一個人有豐富的知識與判斷力,就不會隨波逐流,有自己的價值觀與道德標準後,才能作為一個主動的人生經營者,而不是被動的由別人來決定自己的命運吧!

 

 

七、參考資料

林玉體(民86)。西洋教育史。台北:文景。

教育部(民87)。邁向學習社會。台北:教育部。

康健雜誌(2001年11月)。

E天下網站